贵阳分部广州分部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手机新2会员端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新2会员手机版网址大全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研究亮点
研究亮点    
JP:中酸性岩浆与地幔橄榄岩在地壳深度上发生反应形成高... 2010-07-14
     图1. 背散射电子图像。具反环带的单斜辉石在橄榄石捕虏晶旁形成。橄榄石周围基质中含   大量石英,辉石核部低Mg,含更长石、钾长石和黑云母包裹体,表明(1)初始岩浆为中酸   性;(2)在岩浆与橄榄岩反应(生成辉石的高Mg幔部)之前,与岩浆平衡的固相不是榴辉   岩相   ...
   查看详细>>>>
Geology:扬子地块奥陶纪末的大规模气候波动 2010-07-14
     附图说明:扬子地块奥陶-志留系界线附近高分辨率化学蚀变指数(CIA)变化及对比   (A)宜昌王家湾剖面;(B)贵州桐梓南坝子(红花园附近)剖面。CIAcorr.代表校正的CIA指数(实圆心),垂直虚线代表平均页岩的CIA值范围,阴影段代表Hirnantian气候寒冷期,箭头指示...
   查看详细>>>>
GPC:上新世东亚夏季风演化与中-低纬太阳辐射梯度的联... 2010-06-28
     图1 温湿蜗牛种类间齿螺(Metodontia)和多点螺(Punctum)的百分含量变化与地轴倾角(Obliquity)、中-低纬夏季太阳辐射梯度及35 °N夏季太阳辐射量的比较。间齿螺和多点螺的峰值大致对应了中-低纬夏季太阳辐射梯度的高值,部分也对应于35°N夏季太阳辐射的高值...
   查看详细>>>>
Tectonophysics:印度与亚洲大陆初始碰撞时限的新证据 2010-06-21
     附图1:根据古地磁结果重建的印度与亚洲大陆65-45Ma的运动过程   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造山带。该造山带是当今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是建立新的大陆动力学理论的最佳天然实验室。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时限是正确认识和理解该造山带形成与演化、高...
   查看详细>>>>
EPSL:青藏高原东部深部物质逃逸流与四川盆地之间相互... 2010-05-20
     图注:青藏高原东部与四川盆地之间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位置(三角形图标)及接收函数成像结果   约45Ma以来,印度-欧亚大陆之间的连续汇聚导致碰撞带地壳发生了不小于1500km的短缩。如何调节或吸收如此大规模的汇聚量,一直是地球科学界争论的热点。作为青藏高原东部边...
   查看详细>>>>
GJI:特提斯喜马拉雅下方印度板块低角度俯冲的地震学证据 2010-05-20
     特提斯喜马拉雅下方印度板块低角度俯冲的地震学证据:地震探测的剖面位置及研究结果   喜马拉雅块体位于印度-欧亚大陆主碰撞带的前沿部位,其内部存在藏南拆离系(STDS),并发育众多穹窿以及南北向地堑系统,是理解陆-陆碰撞与高原隆升机制的关键构造单元。目前,通...
   查看详细>>>>
QI:风成沉积记录的2.8Ma重大气候事件及其对第四纪底界... 2010-05-19
     图注:A:S17-L24间的午城黄土;B:午城黄土下部。传统上划分的更新世/上新世界线位于黄土层L25附近;C:黄土-红粘土序列。传统上将L33底部定为黄土的底界,本研究将红粘土顶部的一薄层黄土定为第34层黄土(L34),由此将黄土的底界下移了20万年左右。从地层的岩...
   查看详细>>>>
共169页  首页上5页上一页151152153154155下一页下5页尾页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手机新2会员端 - 新2会员手机版网址大全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